作者:岫岩满族自治县 点击次数:294 发布时间:2019-05-16 打印本页  关闭本页
政策驱动 改革成效显著
2018年,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新制定三年方案,加大了对高新农业机械的扶持力度,缩减了落后产能的小型农业机械的补贴范围和降低了补贴标准。通过政策调整,进一步改善了装备结构,加快了我县农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步伐,加速了农机现代现代化建设进程。截止目前,累计办理农机购置补贴手续72份,落实补贴资金110余万元,预计补贴申请工作将于10月末结束, 11月初进入核实阶段。
倡导绿色农机,狠抓生态建设。一是根据国家节能减排要求,国Ⅱ标准的柴油机全部退出补贴目录,取而代之的是国Ⅲ以上标准的柴油机,通过技术措施,实现充分燃烧,达到国家气体安全排放标准,减少大气污染。全县累计办理补贴的50台拖拉机均符合标准,无超标现象;二是全面引进秸秆还田和回收机械,减少秸秆焚烧量。通过秸秆还田和回收,降低了扬尘天气的发生频率,增强了蓄水保墒能力,进一步培肥了地力,生态作用日益显现。通过设备的购置,使我县秸秆还田机械保有量实现稳步增长,截止目前,全县秸秆还田机械保有量达到80余台套,年秸秆还田量5万吨以上,可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“重强抓”指标任务。
提升科技含量,淘汰落后产能。在总体补贴资金不变的情况下,技术含量高、综合能力强的农业机械占有的比重逐年提高,产能落后的小型农业机械逐渐退出农机作业市场,补贴数量和资金额度均出现了大比例改变,政策的杠杆作用十分显著。2017年小型农业机械在数量上还占有较大比重,达到70%,2018年减少到40%左右,所占资金比重由50%降至10%左右。在新增农业机械数量同比减少的同时,由于科技和作业能力的提升,农机农田作业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,全年可实现农机农田作业量160万亩以上。
改善装备结构,拓宽作业领域。通过宣传引导、政策调整,实现了从单一的“耕”为主体向“耕种收管加”为一体的综合能力转变,减少了农机装备的重复购置和闲置,充分发挥了先进农业机械的效能,补贴资金得到了有效利用,推动了农业生产从户经营向集中经营转变。同时,形成了以玉米生产为主体,水稻、大豆、经济作物生产为辅,农林牧副渔生产为补充的总体机械化生产格局,进一步延展了农机服务组织、农机户的生产经营范围,拓宽了农机服务组织、农机户的致富渠道。
农机局 王斌